帕运义肢商机 日厂积极行销更平价的电子义足
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(Olympic Games)之后举办的帕林匹克运动会(Paralympic Games,简称帕运),是为鼓励身心障碍人士的运动会,也成为义肢等医疗器材行销圣地,因此在2020东京帕运前夕,日本积极推销自己的先进义肢产品,让参赛者与观众留下印象。
首先,就是2012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(MIT Technology Review)举办新创奖励TR35(现Innovators Under 35)奖项的产品。日本新创Xiborg制造运动竞赛用义足,指出支援的5名运动员中至少有2名会参加东京帕运,并强调产品一直持续改进,最终目标是让跑者速度超越真人肉脚。
理想的义足是所有截肢患者的梦想,但那也要经济能负担,因此由中国贵州省出生、留学日本、在东京大学(University of Tokyo)及Sony支持下开设义肢新创BionicM的残障者孙小军,提出价格3万美元的电子义足,相对平价,且针对大部分人生活需求。
孙小军并非最早实现电子义足构想的人,冰岛义肢厂Ossur在2005年就推出全球首款电子义足Power Knee,持续生产16年后逐步降价,目前最低价款式6万~7万美元,而且零件训练都已模组化,BionicM的全球知名度远远不足,因此要与Xiborg一起靠帕运打开知名度。
电子义肢还不只有腿部产品,更复杂的电子义手也已出现,因手指动作远为复杂,市场推广上不只与电子义足一样有行销支援体系的困难,还有技术上的困难,要双方面都克服才能推广。
手指控制的技术还在持续发展,各国厂商都有自信,但德国Ottobock在帕运期间派遣100名工作人员赴东京,提供该厂电子义手相关的约2,000件产品与零件维修,其中包括非该厂产品,这些人员能对应26种语言,几乎能与任何国家运动员沟通,凸显Ottobock行销支援体系优势。
美国市调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,全球电子义肢市场随科技进步而扩大,估计未来平均年成长率为9%,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27亿美元,帕运是目前落后的日厂宣传良机。